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30 16:37:21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从故事中让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本篇童话故事人物的对话居多,而且透过对话,能让学生领会更多的道理,因此,我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加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就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在课堂上放手,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学生的表现也非常棒,课堂上有更多的精彩之处。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要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本课中我与学生一起沉浸在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只有真正让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体会陶罐和铁罐各自的性格,尤其是领悟陶罐的价值,感受陶罐的美好的心灵,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深入感悟、体验文本。这时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三、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这节课,我着重让学生领悟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神情、动作、语言,透过语言文字理解陶罐铁罐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这种要想表达人物思想的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描绘,在学生熟读、感悟、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深刻,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陶罐和铁罐》是一片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面对铁罐的无理却显得谦虚,礼貌。而时间在流逝,但几百年过去了,铁罐被氧化了,而陶罐却依然完整的存在。这便告诉了人们要正确的看待自己。铁罐字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眼里全是别人的缺点,不能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较。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不同了。铁罐坚硬,但是抗氧化性却不好,陶罐样子普通、易碎但却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性能。文中的铁罐却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

文章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朗读,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和善。在一开始的自由读中,我发现孩子们都不能把陶罐和铁罐的特点读出来。因此,在对于每一句话都进行范读,然后,学生们跟着。在指名学生朗读时,再次进行指导。在整堂课中,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小组赛读,同桌一起读,男女同学读,分角色读。在充分时间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朗读情感也有所提升。特别是铁罐的“傲慢、轻蔑和恼怒”,孩子们也能一步步把握,读出语气。

生活处处皆语文,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阳光普照学生心灵,也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途径,在学习了本课后,我提问:“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孩子们都能正确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讲明原因。有的说:“因为陶罐很谦虚。”有的说:“陶罐心胸开阔,铁罐那么奚落他,他在最后还是想着铁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会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靠。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强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和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今天教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如以下几点:

1、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用激发性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展示,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做有几方面好处:①学生评价学生是站在同一高度来看问题,这样做更直接,更容易被接受。②学生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③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④学生在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感受课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成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谈读后体会。学生说出了陶罐很美,很有价值和人们很珍惜它的体会,此环节挖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思维宽度。

3、生活处处皆语文,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阳光普照学生心灵,也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途径,学了这课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会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靠。

不足之处也有一些:1、上课时,我要求自己的语言,教态,教姿应该是亲切,活泼富有亲和力的,但我觉得自己有点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提问时,因为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有很多学生举了手却没有被叫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无法兼顾到所有的举手的学生。3、小练笔环节时,忘了让他们先同桌交流就直接指名回答,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而言太难了。

一次公开课教学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虽然我做得不好,但比起开课前,我进步了,这就够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4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一、读。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 ……此处隐藏11468个字……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纵观整堂课,有收获亦有遗憾,现反思如下:

重朗读、抓对话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篇文章。教学时,分角色朗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在自由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

不完美的地方

学生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能由于自己有些紧张,从而影响了学生,总之感觉学生的情绪不如平时高涨,有些孩子始终不敢举手,我也没有及时启发、引导,课堂气氛不是很热烈。

改进方法

1、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2、给足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在阅读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读课文,查找、圈画看出铁罐的傲慢、骄傲,陶罐的谦虚、宽容的句子。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质,体会文中揭示的道理。

4、用好评价语。在学生汇报交流中,我做适时点拨。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

学习童话既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是让学生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设计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读、思、议、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

一、课堂实录

师:刚才大家学习、合作得特别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合作一次,来个分角色朗读比赛,怎么样?(学生特兴奋,跃跃欲试)

师:大家可以自己找学习伙伴,先练习读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练习读,教师指导、参与。)

师:哪一组有信心先来比一比?(各组抢着比)

师:各组组长一先举手为先。(生轮读、抢读、评读)

(师生评选擂主,鼓掌祝贺)

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好不好?

生:(大声喊)好!

师:在画之前,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生找、读、想、画)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来画一画?(男、女同学各一名到黑板前画)

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

男生:因为铁罐说话时,特别嚣张,后来变为恼怒,大发雷霆。所以我把它画成眉毛竖起,两眼瞪得圆圆的。

女生:老师,我想表现陶罐当时那种谦虚的表情,所以说话时,它的表情是平静的。它受到铁罐的奚落时,还是心平气和地跟铁罐讲理。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谁能用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生想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请举手的同学到各自的图象下写一写。(学生板演)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些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说明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通过读、想、画之后,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二、教学理念和特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信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以评选擂主的方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教师还注意在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可以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读,有的学生画,有的学生说。特别是学生对画画表现的兴趣更浓,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这时学生的提问(为什么这样画?)更具有深刻意义,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出各自的感受。可见,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4、探究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会。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段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片段的最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得到珍视。

教学片段虽具有以上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分角色朗读找学习伙伴中,虽然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但学困生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因为学生在找伙伴时往往去找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学困生只能独坐一边了,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反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别忘了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孩子!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