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5-04-16 11:02:30
【必备】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3篇

【必备】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本单元的教学要通过探索,让学生掌握买东西的学问,学会合理消费,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二、我的家庭生活——4: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或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三年我们的家庭生活和我们的社区生活两个主题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本课包括“餐桌上的浪费”和“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两部分。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运用生动活泼例子引领,让学生参加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分为两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能力与方法:1.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2.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消费有所认识,但如何合理消费认识不够。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教学准备: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食物的哭诉。夜深人静,学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传出一阵阵哭诉声。米粒兄弟们抱在一起,鸣呜地哭着:“现在的孩子们可真忍心,把我们大团大团地扔掉。不吃够主食,他们上课、玩耍、锻炼很容易就会没力气的。”几个白花花的馒头也在一旁抹着眼泪:“我们也是,你看,只被咬了几口就扔掉了。”泡在菜汤里的白菜、豆角、茄子七嘴八舌地说:“就是,太不像话了!”“我们蔬莱多有营养啊。”“厨师们认真地把我们洗干净,精心地烹饪,孩子们却一点都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高高堆在泔水桶最上面的几块红烧肉叹着气:“现在孩子们吃得好了,变得更挑食了,我们这么美味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师:同学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想?生:自由回答。

2.思考:除了我们学校的浪费现象,你还见过哪里有浪费现象?

3.师: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浪费的话题。板书课题: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餐桌上的浪费

二、新知探究:餐桌上的浪费(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生观看p44浪费现象。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

2.思考:在我们学校的食堂见过这样的浪费现象吗?3.你有过这样的浪费经历吗?与同桌说一说。

4.说一说:浪费有多种表现。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是浪费;……是浪费;……是浪费。

5.师小结: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把稍旧的玩具扔掉是浪费;不随手关水龙头是浪费;暴饮暴食也是浪费……这种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也许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那我们这些小小的浪费就有是多大一个数目呢?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二)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①用天平称一称,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②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10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③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千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50×50=2500(克)2500×365=912500(克)912500×1000=912500000(克)912500000克=912500千克912500÷9≈101389(个)

2.想一想: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们觉得这还是小小的浪费吗?拒绝浪费,从我做起。

(三)读一读,说一说。

1.读一读:p46“阅读角”。《一瓶水背后的辛劳》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手里还有喝剩的半瓶矿泉水。刚想扔进垃圾桶,妈妈就阻止了我:“浩浩,别浪费。”我说:“妈,一瓶水才一块多钱,我顶多浪费了五毛钱。”妈妈说:“想想看,你浪费的只是五毛钱吗?”我想了想,说:“还浪费了水资源。”妈妈摸摸我的头说:“是的。你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一瓶水从汲取,到处理、装罐、密封,得经过许多道工序。矿泉水出厂后,需要打包装箱,需要长途运输,需要在仓库保管,运到超市卸货,理货员运上架,有许多人付出了劳动。矿泉水瓶的生产也是如此。就更别提这背后制造机器、车辆、盖房子、修桥铺路的人力了。细算下来,一瓶水中可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辛劳呢。”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到手中的半瓶水沉甸甸的,再也不能随便丢弃了。

2.想一想: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5毛钱?扔掉这半瓶矿泉水还浪费了些什么?

3.说一说: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

4.师小结:是啊,倒掉饭菜,我们浪费的不单是粮食。粮食从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打谷——晾晒——脱粒——做饭,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更别提这中间需要的机器设备等。所以,倒掉饭菜,我们浪费的不单是粮食。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5.相关链接。

(1)学生自由默读。

(2)学生交流阅读收获。

(3)师小结:由此看来,节约食物,拒 ……此处隐藏3278个字……下降,逐渐恢复安静状态。(教师边唱边跳)

2、小结:进行本节课评价,首先引导学生,谈出感受(参与、技能、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教师表扬,再进行升华性的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在家选一安全、适合的地方进行对墙踢练习;或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脚内侧踢球的练习。

4、结课:提示学生注意运动卫生,收还器材。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课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认识方向”。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段:第一段,教学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以及用已经掌握的八个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第二段,教学用已经掌握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本节课我所选的是第一段,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用八个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学会辨认方向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加强的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价值。通过本课的教学,将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为后面认识路线图和测定方向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先是利用一幅学生熟悉的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然后分两个层次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第一层次:教材直接指出“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让学生认识东北和西南;第二层次:通过提问“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引导学生自己推断出东南和西北,并加以认识。例题的最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进一步认识方位。在“试一试”中,则要求学生根据指南针上给出的“北”的方向,填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在“想想做做”中,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结合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深化对方位的认识。其中第3题是指导学生自制一个方向板,并联系实际学会利用方向板辨别方向。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是能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说教学程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正方形白纸一张。

把学生分成九个小组,座位排列如下图所示。

讲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第九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四面”的理解,让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接着在故事情境中将学校、汽车站、电影院、火车站与少年宫的图片,发到相应的小组中。

设计这样导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关于方向的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场景图中已经游览了5个地点,还剩4个地方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即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主要分为两步来进行:第一步,直接告诉学生超市和公园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东北和西南的含义,并初步感知方向的命名方法;第二步,放手让学生根据前一步获得的学习经验,说说体育场、人民桥位于学校的哪一面,从而认识东南和西北。

这部分的教学有三个注意点,第一,要注意到新方向的辨认和命名都是在已经认识的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要关注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了这些方向的互相关系和排列顺序。第二,在引导学生认识“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公园在学校的西南面”时,要让学生理解东北、西南的命名方法,即介于东面和北面之间为东北,介于西面和南面之间为西南。由此再让学生将此命名方法自主应用到认识东南和西北中。第三点,让学生回答“体育场和人民桥各在学校的哪一面”时,要注意及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如有学生可能会说成:体育场在学校的西南面,那就是方位还没弄清楚,或者说成:学校在人民桥的西北面,这就是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弄倒了。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联系生活,直观教学”的方法。因为“认识方向”是《数学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加强内容之一。学生的空间观念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学生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要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的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同时紧密结合教室内学习小组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学生间的位置关系等,让学生置身于直观而又现实的情境之中,通过学生互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来进一步理解这四个方向,加深对新知的认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试一试”让学生在已经标注了“北”的指南针周围把其他七个方向填写完整,从而引导学生整理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并在填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这些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排列顺序。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找出图中已经标出的“北”,思考要确定其他七个方向,可以先确定其中的哪几个方向,再确定哪几个方向,让学生认识到先确定好东、南、西、北后,再确定另外四个方向就容易了。这一环节中,我准备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我,表露思想,并且能分享他人的独特想法。学生在感受思维的多样化的同时,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发扬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对于“想想做做”的题目,值得注意的是第2题后面的一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的()面”和“()的()面是()”这样的句式对图中的相关场所关系展开描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生制作方向板时,既要指导学生按照题目中的顺序完成折纸和填写方向等操作,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方向板。利用方向板确定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先确定一个方向,把方向板上相应的方向与之相对,并把方向板放平;再利用方向板上所作的标记确定其余的方向。可以先尝试在班上确定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再让学生走出教室,选定校园里的某个地点继续尝试运用方向板确定方向。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以上就是我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说课,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必备】小学说课稿模板集锦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